为深化深港科技创新及知识产权合作,推动AI技术与新材料产业深度融合。4月24日,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组织30位企业家赴香港开展为期一天的“深港数据与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提升交流会”,本次活动得到了天安数码城(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本次活动作为知识产权宣传周的重点活动之一,聚焦前沿技术交流与产业协同,通过实地考察香港科研机构及高校,探索AI赋能新材料研发的国际化路径,加速深港知识产权“双向通道”建设,加速跨境转化,服务大湾区创新。
首站:生产力促进局——香港的工业支援机构
考察团首站抵达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作为香港创科体系的重要组成机构,1967年成立的香港生产力局是香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推动者之一,每年为超过3000间公司提供生产技术及管理顾问、产品检测及人力培训服务,协助香港工业发展高增值产品及服务,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企业家们实地参观了绿色生活实验室、循环创新实验室、先进材料展厅、AI+生命健康科技馆。生产力促进局杨浩坤博士介绍生产局主要围绕信息科技、生产科技、环境科技、管理系统四大重点服务范畴,在汽车、电子、材料、制造技术、环保技术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横跨价值链的专业顾问服务,以基于物理方法制备多孔纤维铜材料及其在均热板中的应用为技术研发案例做主题演讲。
在交流环节,企业家围绕其研发服务、项目案例、合作模式、培训业务及技术应用等方面展开交流。生产力促进局赵威博士就企业家关心的锂电池回收、AI应用、基因编辑技术、芯片散热技术等进行解答,并介绍了技术转移及商品化过程分为前-中-后三个端口,前端基础研究和后端产品的展示、销售及推广分别由香港高等院校、香港贸易发展局牵头主导,生产力局主力做技术转化落地的中间环节,如技术应用以及基于技术应用所需的二次开发、小试、中试等。而在技术研发方面,主要通过企业直接委托、政府主导、协同企业配对研发等方式开展。企业可通过公正公开的形式竞标获取意向技术专利,生产力局辅助企业实现技术落地。后续,将与深圳的新材料企业建立合作,共同合作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助力技术创新。
第二站:香港纳米研发院——助力香港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高地
作为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指定的研发中心之一——纳米技术和先进材料研发中心(NAMI),自成立以来便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与应用,通过持续不断地探索未知领域、突破现有技术局限,构建起一个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创新生态系统,助力香港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高地。
企业家们分别参观了表征实验及电池实验室,直观了解到纳米技术在新材料研发中的应用,如纳米材料的合成、性能测试、应用开发等。在交流座谈环节,听取了NAMI傅丽博士、郭志豪博士、路胜博博士关于纳米技术与新材料前沿发展的报告,介绍了纳米新材料、电子和电池技术、热管理及封装材料、多功能涂层及先进自适应材料等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前景,并与企业家们现场围绕技术合作展开了深入的对接洽谈。
终章:岭南大学——AI智能体驱动材料创新
香港岭南大学(简称岭大)是中国香港的博雅大学,世界博雅院校联盟成员。其视觉研究系学术水平位居香港第二,其28%的学术成果被列入世界标准水行列,仅次于香港大学。
考察团最后一站来到这所美丽的校园,观摩了AI智能体团队研发的“自适应材料设计系统”。岭大协理副校长、利荣康计算智能学讲座教授邝得互教率教授团队在黄氏行政大楼爱礼信基金会会议厅热情接待了企业家们。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作为知识产权宣传周的重点活动之一,协会党支部副书记赵兴源在发言中表示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构建了新材料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公共服务体系,涵盖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商标品牌服务基地、商业秘密保护服务基地,联合专业资源为企业创新提供服务。而随着AI技术在新材料领域的应用,数据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成为重中之重,协会也联合AI企业资源和权威专家为材料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并筹备制定全国首个新材料领域的AI技术团体标准。新材料协会知识产权工作站专家还特别分享了“知识产权赋能新材料产业升级”,围绕深港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技术交流环节,岭南大学研究与知识转移处处长谭小兰介绍,岭南大学历史超130年,在文理共融理念下发展迅速。在研究评审中表现出色,研究资金增长,众多学者在全球排名前列。学校承担多项科研项目,获得政府资金支持,在多个领域取得成果,如发明奖、可持续发展项目等,还成立了高等研究院等机构推动科研发展。
岭南大学邝得互教授介绍数据科学学院为满足人才需求而设立,拥有多个学科方向和优秀师资,研究方向广泛,学生就业情况良好;陈曦教授介绍跨学科学院新材料研究应用方向,还展示固态电池等领域成果;李亮亮教授分享功能材料在集成电感和固态电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肖航教授深入介绍了最新的研究成果——MatterGPT。这是一款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旨在加速材料的发现和优化,能够快速生成具有特定属性的材料,如能源效率、电子性能和结构稳定性。基于SLICES 晶体语言构建,MatterGPT 利用深度学习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准确的预测和定制化设计。其多属性优化能力可同时针对关键材料特性,使其成为能源、电子和可持续技术行业的强大工具。该平台支持云部署和API集成,具备企业级可扩展性。它结合了开源的灵活性与商业级的性能,为研发提供了成本效益高的解决方案。
在互动交流环节,企业代表提出合作意向和问题,欣旺达动力板块代表希望与教授们就固态和钠离子电池技术深度交流;其他代表就高分子材料研究、模型开源地址、产学研合作模式等提问。学校方回应称可通过合同制研究、专家咨询等多种形式合作,还有多种资金补贴和知识产权转移方式,内地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模式,与学校科研处或教授进一步洽谈 。
深港协同共筑创新生态
本次考察活动的圆满成功是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推动“AI+新材料”融合发展,以及持续深化深港创新圈的又一重要举措。协会将依托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政策优势,联合香港科研力量共建国际级AI+材料创新策源地,加速技术成果产业化,协会也计划每季度组织跨境技术交流,助力企业抢占全球新材料产业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