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联合中国电子云举办AI时代新材料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交流会

2024-05-30 21:41:00

    2025年5月30日,为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在新材料领域的深度应用带来的知识产权挑战,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与中国电子云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子云”)联合主办的“AI时代新材料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交流会”在中国电子云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本次活动吸引了新材料企业、AI技术专家等代表参会,围绕AI驱动的新材料研发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及数据安全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

97a9adee90744658a493246c1b681ad8.png

    中国电子云在交流会上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材料研发数字化平台”,该平台基于“数据赋能6C模式”(采集、清洗、计算、建模、验证、应用),整合了工业大数据分析与AI模型训练能力,支持材料性能预测、工艺优化及知识图谱构建。中国电子云数据事业部副总经理王博在主题演讲中提出,AI技术可显著缩短新材料研发周期,例如通过算法模拟实现材料成分的精准筛选,降低实验试错成本。

8428301cdac4018840f7b4ae9936577.jpg

微信图片_20250519150435.jpg

    深圳市研一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合作案例代表,分享了其锂电粘结剂研发项目成果。通过与电子云平台的深度合作,研一实现了实验数据的智能化管理,并利用AI模型优化了材料导电性能参数,相关技术已申请发明专利3项。

    针对AI生成内容(AIGC)的权属争议,会议特邀法律专家结合近期司法案例展开分析。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的“春风送温柔案”和江苏常熟法院的“《伴心》著作权案”均表明,若用户在AI生成过程中投入个性化参数调整与筛选,其成果可认定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知识产权工作站提出“三步防御法”:

    1.数据合规管理:确保训练数据来源合法,规避未授权内容使用风险;

    2.全流程存证: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AI模型开发、数据输入及生成内容的关键节点;

    3.协议约定明晰:在技术合作中明确AI生成内容的权属分配及商业化收益规则。

    中国电子云还发布了“AI模型训练合规指引”,提出通过数据脱敏、模型透明度增强等技术手段降低侵权风险,并宣布与协会共建“新材料AI知识产权数据库”,为行业提供专利检索、侵权预警等公共服务。

    中国电子云解决方案专家指出,未来三年将重点突破“材料基因工程+AI”融合技术,推动新材料研发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同时宣布启动“AI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计划为会员企业提供免费合规诊断及海外维权支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的推进,AI技术将在材料设计、工艺优化及绿色制造领域释放更大潜能,而健全的知识产权体系是保障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石。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